📥每周回顾|WeekInbox #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WeekInbox」对每周记下的零碎内容做整理,log自己一段时间内对哪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将这些内容通过回顾整理在头脑中划上一道痕迹,更好地支援未来的自己。
内容总体分类两大类:
- 他山之石⇒从外部信息收集到的事实和从中引发的思考
- 内心一隅⇒自己生活体验中的所看所想
「过去埋藏在地下,挖出来是煤炭,是你今天的炉火。」
⛰️他山之石
如何抗炎
🧵《好好吃饭》播客聊抗炎
主要纠正了一个认知上的误区,抗炎不是多吃什么或不吃什么某样东西就能做到的,而是要追求膳食结构的多样和平衡。体现在生活上的具体做法就是规避掉大部分致炎食物;有抗炎潜力的食物不能只挑一样猛吃,而是什么都去吃一点。
稀缺循环
🧵起源是在产品启示录sp中看到有关稀缺循环的描述,然后在豆瓣找到了出处是《稀缺大脑》一书,这本书目前没有中文版,从豆瓣的一篇读后感中了解了书中主要的观点。
稀缺性循环带来心智窄化,促成无意义的行动,甚至上瘾。
稀缺性循环分为三步:
- 机会。看得到并有能力获取觉得喜欢的东西
- 不可预测的奖励。行动后得到的结果不确定,可能满意可能不满意可能超出预期。
- 快速的重复性。能马上开始下一局/下一个视频/下一个购买场景...
这三个环节循环起来能可快速产生大量多巴胺,让人上瘾,从而忽略真正有意义去做的事情。
从这三个环节切入如何把循环降速或跳出:
- 让机会消失:让赌徒的钱输光,或者把他带离到没有赌场的环境
- 停止随机奖励:连续失败或成功都会让人觉得没劲。(没找到在生活中恰当的例子,不主动看算法推荐的内容其实也算改变环境让机会消失)
- 慢下来:月更小说听上去就很扫兴
这样看来,后两点其实都取决于内容或产品的设计者,我们能把控的能只有让机会消失,给自己营造一个跳出循环的环境。
稀缺性循环看可以短暂获得快乐,看看可以偶尔为之,但我们的主线仍是追求的更重要的事,伊斯特总结了「丰富循环」:
- 用意义取代机会:钓鱼本领强比拥有一套高级鱼竿更有意义——培养能力、胜任感和成就感
- 用深度体验取代即时奖励:沉浸在练琴中比只刷弹琴视频更有乐趣——心流
- 用内行判断取代快速重复:追求对一件事物有更深的理解,就不会只盯着层出不穷的新型号新诱惑——不断学习进步
学习如何学习
- 首先识别所学习领域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 继续深入了解成为专家,同事避免专家初学者:自认所用用的知识已经够用所以停滞不前或抗拒新视角,学习新技术
- 前15-20小时冲刺,给初期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降速回到规律的节奏学习
*在内容之外,这篇文章作者Kevin的blog网站样式很简洁美观,所以自己在做这个blog的时候有参考和模仿,才有了现在这个我比较满意的外观:)
自我肯定比想象中简单
🧵阿饭的播客
听到阿饭在播客里举自我肯定的例子,其实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不需要等到自己做到很了不起的事情在再进行自我肯定,还有就是心态上要接受自己是值得被这么肯定的就可以。在生活中也有尝试去做,虽然做不到那么多次,但已经开始有意识觉察到自己很棒的一些瞬间。
读书可以知道,但很难学到
🧵纯银专栏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要读 100 遍书。而是在多次反复的回顾中,之前看到的死知识,和自己后来的人生经历连接在了一起,那些人生经历让自己真正理解曾经看到的知识的含义。” via 纯银
看书可以帮助提高认知,认知的扩展能产生愉悦,但也仅仅是愉悦而已,只是看到这些知识不意味着学到东西,要将新鲜的认知转化成行动,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解决了某个实际的问题,才能说是学到了东西。
对亲密祛魅
🧵王登科twitter聊亲密关系
“人和人连接的问题在于,人性永远横亘在连接之上,正面永远伴随着负面,并且大多数时候乐尽悲来,悲比乐长。在基本物质满足后,我们将关注点放在关系本身上,就会发现漏洞百出,如履薄冰。”
“最好的亲密关系,要么短暂,要么有距离,大多时候两者都有。”
DK对亲密关系的看法貌似是悲观的,不相信有永恒的、令人幸福的亲密关系。目前为止我的体感也是如此,以前觉得接受不了异地恋,因为我的有事只有在线下接触的时候才能发挥得好。但实际长时间的线下接触,也会磨灭掉很多东西。现在反倒享受异地的距离感,前提是找到那个能和你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的那个人。
🙆🏻内心一隅
和信息保持距离
意识到自己有一个问题是,接受外部信息的时候习惯性地往自己身上靠,胡思乱想反而走神没有抓住重点。我想应该还是保守型思维在作祟,这些外部信息仿佛在一遍一遍确认我的弱点和不足。解决的思路是首先跟他们保持一段距离,找关键信息,看看自己能不能加以利用,并且为之欣喜。
迈向幸福
思考自己现在没有那么开心的原因是,憧憬那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但却没有摆正心态迎接和拥抱它。我想现在的无聊是虚无和焦虑的,而自己所期待的,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已经确立和正在被满足的基础上,平静和无聊的生活带给我的安全和愉悦感。
接下来的主线我想不是再给自己找理由如何去接受这种焦虑的无聊感,而会是行动,识别关键目标,用现存的一些认知和价值观去做判断,不被无效努力所麻痹。
我的底色仍然是追求意义,还没有勇气去真正摆烂。
Loading...